慈禧小楷全部(西行笔记46在庄浪县博物馆看到慈禧太后写的

09-01 手机 投稿:贝小凝

8月最新更新,我是数字华夏网蓉蓉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慈禧小楷全部(西行笔记46在庄浪县博物馆看到慈禧太后写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几天应该是伏天里最热的几天,暑热难消,奔波在路上,有看不完的风景,便觉得一切没那么累。人生就是这样,人干着自己喜爱的事儿时,什么困难啊、阻碍啊似乎就都不成问题了,何况活在太平盛世的当下,哪有那么多苦给你吃。但人都要活的通透,通透了,就不累了,无论境遇如何如何。

“庄浪”是取自于藏音,“野牛出没的地方”的意思,看来这个庄浪县icon还是挺有来头。这说明很早以前这里也曾水草肥美,土地绝非今天的贫瘠,才可能有那么多的野牛出没。古代这里曾长期被吐蕃icon占据,吐蕃是藏族的前身,所以东西只有50多公里,南北只有40多公里的地方,长期沿用“庄浪”这个名字。庄浪县城以前设在南湖镇icon,直到建国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才南迁至现在的水洛镇,原因是水洛镇地域平坦开阔,便于开发建设。这就是当地百姓所说的庄浪有新旧两个县城。

庄河是文化之地,曾被评为全国文化之乡,其书画传承较好,中药材种的也好,还是全国梯田模范县,说明水土治理的也不错。说到文化之乡,还是我后来在南湖镇去往静宁icon的路上碰到的一个河南新乡拿着自家生产的毛笔走南闯北的老板那里知道的。他这几年就游走在甘肃东西部的庄浪、秦安、静宁、定西等等这些偏远的西部文化小城售卖,说是生意还行,这是我没想到的。笔墨纸砚在一些大城市已少人文津,除了一些文化人还在孜孜以求,普通百姓离的越发遥不可及了,但在这样的穷乡僻壤里却还能有市场,也着实令人欣慰,也说明在民间对文化认同与需求是渗如骨髓的。

文化与贫富无关,与精神富足有关,当然这也是民族觉醒的一个部分。突然就想起去年抖音视频上看到那个用毛笔画国画的一百多岁的农村老奶奶画画的场景,朴实自然,精神矍铄的百岁老艺人,画着朴素、真挚、亲切、好看画。植根于民间的艺术作品处处散发着生命之光,这样的真善美才值得传承,才值得弘扬。

莲花镇开出来,班车基本上是空的,车里没几个人。司机试图在路上再能拉几个,也没能如愿。出了镇子,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路边像一处小站,终于上了两个人,算是对司机损失的有限补偿。不过疫情肆虐的形势还能怎样?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管住自己,只有忍耐,只有等待,只有祈福吧。一个哥们在窗外,满地捡烟头,拾起别人刚刚扔在地上还冒着烟的烟头,很满意地坐在台阶上猛吸起来,烟瘾挺大。

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后,班车就到了庄河县城水洛镇,我在庄浪汽车站下车。准备徒步到庄浪汽车东站,然后坐班车去往南湖镇,晚上就打算在那里歇脚。我以为这样即可以顺路看看街景,还可以去看看那个叫紫荆山的公园和广场,以及县博物馆和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馆。

小城里的街道,干净整洁,树荫成行,看着街上的人们亲切、安逸,少了些大城市人们的焦虑和紧张。

顺着大路,过紫荆山下的广场,一侧是县博物馆。下午博物馆刚开门,只有我一个人参观,但管控还是蛮严格的,所有程序流程一个也不能少。一个小楼装了三层文物,有些文物还是从秦安博物馆借来展览的,我便专享了博物馆里工作人员为我一个人服务的特殊待遇,真是受宠若惊。不大的博物馆里宝贝不少,还见到了慈禧太后写的“福”字、吴佩孚的字和恭亲王icon的字,到是各有特点,历史的人物都不一般。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似乎也不尽然,我以为不如说事如其人,更妥帖些吧。

博物旁是县图书馆,似乎也没什么人,我要去看紫荆山那个威风凛凛的城头,也便未进。走起来时光,真是是匆匆,复匆匆。下午的眼光依然炙热的,压一压遮阳帽的帽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