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明互鉴 全球人文学者在沪开启“艺术与文化对话”

09-30 汽车 投稿:青安荷

9月15日晚,聚焦“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在上海北外滩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启动。文明该项目2023-2024年度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互鉴沪开化对话艺术与文化”为对话主题,12位全球杰出的全球启艺艺术史学者将一一来华,与中国学人进行面对面的人文深入交流,介绍艺术史领域最新的术文学术成果,向大众更全面地讲述相关领域知识。聚焦

在日益发达的文明网络时代,共同观看相似画面可能常会有相近感受,互鉴沪开化对话那为何还要强调人与人、全球启艺面对面的人文交流?当晚,首位受邀来华的术文卓越学者、德国汉堡大学洪堡讲席教授弗兰克·费伦巴赫对此进行了解答。聚焦

费伦巴赫讲述了在文艺复兴时期,文明人们如何透过对“眼睛”的互鉴沪开化对话描绘,来实现对人本主义的描述以及其间的联系,展示了文艺复兴艺术与文化研究的新视角与新层次,并提出了“眼对眼”是如何可以通过历史图像的论证来记述社会功能的历史。

“让僵硬的眼睛重新焕发生机,从而让死气沉沉的画面充满活力,为栩栩如生的肖像注入缺失了的生命力”,费伦巴赫提到,需要通过投射与反射,而这恰恰需要人们的彼此观看,从而将自身展现在外部世界与感知或意识之间的一个复杂交汇点上。而这个交汇点,也将体现在自己与中国学者的深入“观看”过程之中。

费伦巴赫希望通过与中国学者之间交流的“反射”与“投射”,来形成完整的理解过程,并认为这一过程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此次他在上海组织了“连接之力:艺术的活力”工作坊,邀请来自东方的学者讨论不同文明对“力量”的艺术描绘或图像说明,以此来探讨东西方艺术理念的相通可能,并将此讨论空间扩展到不同场景与不同学科。

据介绍,“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旨在以“让我们看见世界,也让世界看见我们”的方式,每年聚焦一个艺术史领域主题,来促进中外间交流,拓展公众视野,聚焦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对话共同关切,探寻共享价值。

该项目总策划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朱青生,曾担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他深感“对话”与“连接”,对于弥合不同文明间差异,理解尊重彼此不同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也认为中国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要全面掌握各国文明的要从原始资料检证收集,系统引入研究系列,从而建立全球视野下的新型学科体系。

德国汉堡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傅无为则提出,在当代,作为研究过去历史的学者,应当以面向未来的方式来探究艺术如何发挥作用于社会,通过艺术史这门跨学科的科学,来全面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思想过程和内在联系。当前尤其需要开展国际合作,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与科学家们一起,以对话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让艺术理解成为跨越言语障碍而形成心灵相同的渠道,进而深化交流。

本年度参加对话的学者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他们或担任世界性学术组织的负责人,或是世界知名博物馆担任负责人,都在人文与科学领域著作等身。“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开展期间,将进行一系列中外交流活动,邀请来华学者对中华文明本身进行体验和感受。主办方将举办研讨会、工作坊、圆桌对话、主题交流、作品鉴赏等学术活动,以及面向公众举办“艺述大师课”公共讲座、读书会、展览导讲等活动。

在开幕讲座讲述环节,朱青生提出,中国已经到了需要建立“世界艺术博物馆”来让整个社会全面、清晰和准确地观察外部世界的阶段,而新时代的世界艺术博物馆必须以数字收藏为方法,进而建立全球图像数据库,让人们能更完整地欣赏彼此的艺术遗产与珍藏,为图像时代的知识联合提供范式准备和条件保障。而这其中的第一步,就在于不同文明下的人们需要认识彼此,接受彼此和欣赏彼此,因此“艺术史的对话”本质也就是思想对话与文明对话。

“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将巡回杭州、沈阳、北京等地,全年度预计开展活动数十项。除线下交流外,主办方还将通过形成“世界艺术史丛书”的出版,进一步丰富知识供给与知识共享。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

声明:生活头条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admin@gdcyjd.com